首 页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 OEM/ODM服务 三亿体育app官方版 生产研发 自有品牌

OEM/ODM服务
2030双语国家开跑!但大学生一听到英文授课就逃,双语怎么推?
发表日期:2022-12-08 00:10

为了达到“2030双语国家”,教育部昨日(4/20)正式公布“大专校院学生双语化学习计划”,预计于今年8月上路,2030年大二将有50%学分全是英语授课。但改了学校教学模式,改不了学生的英语恐惧,恐怕最后还是一场空!

蔡英文总统喊出“2030双语国家”目标后,怎么落实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。

教育部昨天(4/20)正式公布“大专校院学生双语化学习计划”政策,目标2030年要达成“50-50-50”,2030年要有6所双语标竿大学、30间双语标竿学院,至少50%大二学生听说读写精熟程度、50%大二生和硕班生当年50%以上学分为全英语课程。未来四年并将投入25亿元经费,协助大专校院优化双语环境。

图/总统蔡英文去年11月举行“2030双语国家政策第一次咨询会议”,图为《空中英语教室》创办人彭蒙惠。总统府提供

高目标、洒大钱,但《远见》私下探访各大学校长,不管国立、私立、技职,许多校长都私下表示“真的很难”甚至“根本不可能”。关键不只是忧心教学资源的配套短时间内跟不上,更重要的是“一谈到英文,台湾大学生就仿佛如临大敌”!

学生逃避:课开得出来也没人想选

英文是许多大学生的罩门,一看到选课表单上有全英文授课,有些人会有些迟疑,但大部分学生可能直接选择逃避。在大学,我们常可以看到,若是有一堂选修课程是英文授课,教室内的学生就寥寥可数,甚至根本开不成课直接倒班。

在主打外语的文藻外语大学,过去也曾订定“礼拜二说英语”,上课、办公等都必须使用英文,结果没想到,那天全校学生就格外有默契,不管是上课、洽公都跳过那一天,学校像是空城。

早在教育部此次政策前,台湾的大学推动国际化已行之有年,例如提供全英文课程或是英文专班,不仅是为了吸引外籍生就读,更鼓励本地生走向国际。不过,不少大学生对自己的英文能力感到担忧,甚至认为自己已难以消化本科专业知识,现在又用不熟悉的英文学习,最后可能什么都没学到。

但面对英文的恐惧,大学生该如何应付课表上愈来愈多的英文授课?台师大、元智、中山等推行全英语课程多年的教授,提点学校如何突破学生心理障碍的最难一关。

教学阵痛期:用互动维系学生不逃课

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林子斌,在大学开设英文授课课程多年,也长期深耕双语教育领域。他点出,其实台湾大部分大学生,是可以应付英文授课,但关键还是在于学生“怕挑战”,担心英文能力不敢踏出第一步。

元智大学管理学院成立学士英语专班已近十年,专班主任张玉萱观察,一开始大一学生进入全英文的学习环境一定会有阵痛期,甚至由于英文专班有外籍生的加入,在沟通与做事方式上也需适应,但渡过第一年,学生在专业与英文综合能力上一定会比一般生强。

但,该如何度过阵痛期?张玉萱认为,针对老师,不能只是将课程教材翻译成英文,多年来她不断调整教学模式、课程规划等,像是课堂上融入更多小组讨论、主题式教学,甚至是翻转教室,让学生有更多英文表达机会,也需有更多助教与课后辅导资源帮助学生。

最终目标,就是希望创建学生“自主学习”,包含利用校内英语学习资源、与外籍生互动,甚至是在线英文课程等。

去年中山大学推出全英文授课十年计划,朝著“全英语大学”前进,教务长林伯樵也强调地说:“推动全英文授课的初衷,还是在于学生是否认同自己的未来会往世界走,学生若无动力,强迫学习也无意义。”

图/政大创新国际学院。苏义杰摄

程度落差:全英教学不是人人需要、想要

另一个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,是“程度落差”。如果一个班上学生英文程度落差很大,程度较弱的学生只会自信更加丧失,程度好的也会觉得学习被拖累,大家都得不到好的学习品质。

林子斌认为,若一间学校本身学生英文程度就不够好,进到大学的目的,是想学习专业,其实不一定要勉强推动英文授课,学生不仅上课听不懂,更对专业失去兴趣,“唯有当学校学生都有一定英文程度,英文授课才能确实加分”。

另外,大学专业百百种,教育部推动双语大学时,就招来不少学生、教授提出质疑,例如中文系的诗词曲赋、文学、汉学等,使用英文教学是否没有意义?抑或是朝鲜文、法文系本身是为学习其他语种,用英文学习是否更多此一举?

林伯樵认为,各科系是否推动全英文授课以及推动程度,应针对各系专业与产业需求等考量为主,且不能将同样标准适用于不同专业。例如中山大学尊重各系选择,像是电机工程学系、机械与机电工程学系、化学系由于产业考量最先开始实施。

不过,林伯樵也提到,不同于一般想像,中文系其实也一直推动国际化,国际上汉学交流频繁,不少国际生也来台修读汉学,像是中山也设立了汉学英文、韩国汉语学、西方汉学等课程,中文系其实也正在走向国际化。

“教学是双语的一环,但不是唯一!”林子斌说,双语大学很多人都以为就是课程变成英语授课而已,但其实还要包括整个环境创建,当国际生加入、双语校园等配套创建,双语人才的培育才有机会真正成功。


本文由: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 提供

关键字: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-三亿体育app官方版-三亿体育官方入口

上一篇:本土疫情暴增!专家忧热点恐不只万华 台湾需要减灾 - 生活 - 中时
下一篇:没有了

2017 ©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-三亿体育app官方版-三亿体育官方入口   版权所有   备案号 粤IPC12066597

本站地图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app下载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注册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手机版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开户 三亿体育·官方平台老版本